行走粤东大地,探寻乡村建筑之美。产业12月1日至12月3日,老建2024年广东省乡村工匠大赛——民间建筑类暨民间美术类竞赛专家调研行走进梅州、筑焕增长汕头、发新风貌汕尾等地,打造点深入考察了多个传统建筑修缮项目及废旧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文旅
客家建筑:
文旅赋能,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首个考察的老建参赛作品是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镇的坤昌庐。设计者黄国权介绍,筑焕增长民居建于上世纪80年代,发新风貌于2018年进行了再次修缮。“上下堂是木结构瓦房,两横屋是混凝土结构,装饰细节上强化了客家建筑文化元素。”调研组专家朱雪梅表示,该建筑在空间利用上优势显著,特别是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融入其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参赛作品坤昌庐。
梅江江畔,百年前的旧港务所,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特色酒店综合体。参赛作品松口印象位于梅县区松口镇,承建方负责人钟锦标介绍,设计理念源于客家围屋和下南洋航船,材质方面则以木构、砖墙、青瓦等为主。“特别是外墙修缮过程中,我们征求了当地乡村工匠及居民的意见,满足整体设计基调的同时也能保留更多历史记忆。”
松口印象开业后,该镇文旅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对此,调研组专家王蕾给予了积极评价:“作为集聚人气的地标性建筑,松口印象起到了‘以点带面’作用,盘活松口镇包括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展销等在内的各项旅游资源,有效带动周边居民创收。”
参赛作品松口印象。
在梅州,调研组专家还走访了蕉岭县蕉岭之翼、梅县区松口镇农房风貌提升光伏一体化项目、宏福楼/思源莊客家民居灰塑浮雕字画、客家书院、德润居“下山虎”客家古民居建筑、积庆堂独角门楼等参赛作品。这其中既有运用传统灰塑浮雕的工艺技法,也有融入现代工业理念的建筑作品,展现了客家乡村工匠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匠人精神。
参赛作品客家书院。
潮汕建筑:
古今融汇,表达丰富精神内涵
潮汕作为粤东地区另一大民系,参赛作品同样可圈可点。“这座建筑属于‘百鸟朝凤’,是潮汕地区典型建筑风格,以其庞大的建设规模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参赛作品篮兜村庸叟公祠的设计者黄泽平介绍,公祠内有上百户房间,综合运用了嵌瓷、石雕、彩绘、灰塑等工艺,最终呈现出这座古今交融、美轮美奂的建筑。
参赛作品篮兜村庸叟公祠。
位于陆丰市博美镇的宝岩书室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于2021年进行了再度修缮。“基于整体建筑基调,修缮过程中大量运用了潮州木雕工艺。”木雕部分设计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郭少俊介绍,这项传统工艺通过雕饰山水、花鸟、人物等形象表达建筑内涵,有着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
宝岩书室内部的潮州木雕工艺。
考察行程还走访了潮阳天后庙的装饰施工现场,内外部重建及修缮工作正有序开展中。调研组专家朱雪梅表示,潮汕地区传统建筑技艺保留得很好,达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非遗传承人也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通过“以老带新”方式让嵌瓷、木雕、灰塑等技艺存续下去。“建筑是呈现形式,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尊老爱幼、崇尚知识、家庭和睦等理念,这样的精神内涵值得颂扬。”
潮阳天后庙修缮施工现场。
除了传统建筑技艺,废旧工农业建筑的活化利用也值得关注。打石场改造的浮日瀑布咖啡,鲍鱼养殖场改造的古堡咖啡、浮日隐地、浮日湾等,成为了年轻人来到汕尾的潮流打卡地。“扎根本土、反哺本土,这些项目与村集体合作密切,每年可以给当地村民带来可观收入。”设计者陈志浩说。
参赛作品浮日瀑布咖啡。
粤东行程结束后,调研组接下来将前往湛江、阳江、江门等地考察入围终评的参赛作品,发掘更多鲜为人知的特色建筑与工匠故事。
撰文:陈相成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25-07-18 12:491247人浏览
2025-07-18 12:331382人浏览
2025-07-18 11:541553人浏览
2025-07-18 11:381893人浏览
2025-07-18 11:212466人浏览
2025-07-18 10:411020人浏览
在街头文化日益盛行的当下,复古与现代的融合成为不少时尚达人和球鞋爱好者的新宠。近日,时尚鞋类品牌Converse匡威)推出了一款全新的“Run Star Trainer”流星复古运动鞋,以别具个性的“
8月1日至7日,我们迎来了第33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今年以“支持母乳喂养,共建生育友好”为主题进行展开,是对自然喂养方式的深情呼唤,对构建更加包容、支持母婴健康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母乳喂养,其优越性
服饰的变迁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它是这个时代进步、繁荣昌盛的象征,女装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章节,女装品牌与款式的多元化推动了时装的发展。基于此,一个打造中国女装产业链商贸交流的盛会即将于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