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符号经文保专家初步判断

2025-07-18 08:27:56来源:分类:知识

福建面积最大符号最多的史前岩刻“现身”三明

东南网1月15日讯(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江月兰 文/图) 近日,三明市文物普查队在明溪县瀚仙镇坪地村西岩发现了一处史前岩刻遗迹。福建符号经文保专家初步判断,面积该处岩刻是最大最多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面积最大、符号最多的前岩史前岩刻。

在一块面积260余平方米的刻明岩石上,雕刻着120余幅大小不一的现身图案,有的福建符号形如鱼,有的面积似北斗,有的最大最多像太阳。其中,前岩最大的刻明图案尺寸为460毫米×270毫米,最小的现身则为130毫米×110毫米。同时,福建符号这块石头上还发现凿有500余个柱洞,面积最大的直径约90毫米,深度达到55毫米。

“西岩村有村民在闲聊中说,小时候在村子对面的山头上曾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很多图案,但没人认得是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文物普查队到现场勘察,果然有所发现。”明溪南山遗址保护与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冬永介绍说。

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余生富现场考察后介绍说,三明地区已发现三元区增坊摩崖岩刻和明溪紫云岩刻,加上本次发现,三处遗迹所凿刻的符号、线条和大小不一的凿洞极其相似。如一圈一点或一圈一点下面一线条,初步推断象征着日月星辰或星象,可能与祭祀有关。还有一些由曲线和横线组成的图案较为复杂,可能与生殖崇拜有关。

据初步考证,此次发现的岩刻的时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这些岩刻与台湾高雄市万头兰山中的孤巴察峨石刻在图案上存在高度相似性,这可能为研究闽台文化交流提供新的实证,或为揭示闽台两地古代社会的联系和交流提供重要线索。

由于年代久远,该岩刻部分区域风化严重,一些图案已难以辨认,亟待加强保护。“我们暂时采取用深色塑料布遮挡和原土覆盖等方式,减少日晒雨淋和风化对岩刻的损伤。”陈冬永说。

更多资讯请点击:知识

推荐资讯

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荣获“人民满意单位”荣誉称号

在2月28日召开的汉阴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荣获“人民满意单位”称号,这是该局继2024年荣获首届“汉阴铁军集体”后,再次斩获的重量级荣誉。近年来,汉阴县行政审批服务

下游企业限产 玻璃整体出库减缓,行业资讯

今天玻璃现货市场整体走势尚可,生产企业出库环比略有减少,部分厂家零星提涨,市场信心稍有回落。月初以来价格快速上涨,对贸易商增加补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下游加工企业需求一般,尤其是目前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受

华南会议整体反应平平,部分玻璃报价小幅上涨,行业资讯

华南地区生产企业召开区域内市场协调会议,参会代表认为目前整体市场需求尚可,生产企业库存量不大,再加上纯碱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现货市场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号召各企业以行业健康发展为主旨,适度稳定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