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南粤大地上,一场由艺术点燃的振兴乡村振兴实践正在展开。近年来,用人全国人大代表、才激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活乡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林蓝带领广州美术学院团队,土活以“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为支点,全国将高校人才力量转化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代表不懈动力。这场覆盖全省493条村庄的林蓝力设计赛事,不仅让130余件作品落地生根,美育更构建起“高校+乡村”的乡村人才培育新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美育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林蓝建议,有组织、全方位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多方联动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受访者供图
广东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大量非遗项目保存于乡村,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养分,也丰富着乡村文化的内涵。行走在广袤的广东乡村,时时可见传统文化的多彩与力量。
如何更好地让地域文化融入乡村环境设计,让美丽乡村展现独特魅力?
在林蓝看来,乡村需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型人才。高校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主阵地,承担为乡村发展培育并输送优秀人才的职责使命。林蓝介绍,广州美术学院以大赛为纽带,将全省21地市的乡村实景转化为教学现场,引导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既解决了乡村风貌改造的实际问题,更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专业能力。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林蓝也认识到,传承人断层、创造性转化力度不足,依旧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文艺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
对此,林蓝希望,有组织、全方位打造国家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国家、地方联动,共同打造地方性青年美术拔尖人才培养平台。
在国家层面,林蓝认为可以中国文联为指导,中国美协为主办单位,长期、持续推进“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诸如“绘画100”“设计100”“手工艺100”等各项目,全方位发掘、汇聚全国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美术人才各100名。聘请全国名师名家担任导师,通过理论研讨、创作辅导、写生采风、作品创作等方式,打造美术届最高端、最专业的青年美术人才学习交流平台,持续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担当、文化素养深厚、技术能力出众的青年美术“尖兵”骨干,以此完善中国美术中坚力量的体系化建设,并产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
同时,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推介机制,持续跟踪学员研修情况,进行成果展览展示,编辑出版画册,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学术评论文章,在全国主流媒体进行宣传和深度报道等,提升青年美术拔尖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在地方层面,她建议中国国家画院和各省市画院之间,各省市文艺、宣传主管部门和在地高等教育机构之间,持续开展纵向、横向合作的青年美术拔尖人才遴选、培养工作,进一步夯实人才厚度。以“1荐1——美术名家荐才行动”方式,邀请绘画、设计、手工艺等专业方向的地方名家担任“导师”,“点对点”“人盯人”式培养具备潜力成长为名家、大家的青年美术人才,助力拔尖人才更快“冒尖”。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 林伊晴
2025-07-18 10:581086人浏览
2025-07-18 10:56516人浏览
2025-07-18 10:53341人浏览
2025-07-18 09:442293人浏览
2025-07-18 09:41829人浏览
2025-07-18 09:372232人浏览
3月8日,汉阴县凤台幼儿园举行以情暖“三八”国际妇女节,幸福手牵手为主题的亲子手工制作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妈妈们唱歌曲,做着暖心的亲子小律动,孩子们还给妈妈捏捏肩、捶捶背,亲亲妈妈,抱抱妈妈
近日,汉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优化勤务机制,开启新学期“护学模式”,织密校园道路交通“防护网”、筑牢师生平安出行“安全墙”,为广大师生送上一份“平安开学礼”。随着开学季来临,大队以“三大提升工程”为抓
“是个老师,就要有爱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每一个学生,无论这个学生身体是健康还是残疾,家庭是贫困还是富有,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在这方面,教师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私心和偏差,这是我们作为